惠州市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揭阳波涛不锈钢制品厂)

  1.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

台湾岛美丽富饶,物产丰富。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之前就在此定居。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1662年被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不久病逝,其子郑经继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他的儿子郑克塽继任王位,台湾内部发生内讧,康熙帝决定起用施琅攻台。施琅原为郑成功的得意爱将,后来背郑降清。1663年,康熙帝曾命其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征讨台湾。他两次出海,均遇台风,无功而返。朝内一些大臣对他产生怀疑。但康熙帝力排众议,仍然对施琅委以军政全权。台湾降将施琅被康熙任命为水军提督,负责收复台湾。

三藩基本平定后,康熙接受了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建议,决定乘郑氏集团内乱的时机用武力收复台湾。施琅走马上任后,立即着手调整兵力,训练水师。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揭阳波涛不锈钢制品厂)-图1

为了等待适当的时机,出师时间一拖再拖。转眼到了康熙二十(1682),一时群言四起。这期间,施琅与姚启圣又在进剿战术安排上意见相左,施琅三次上书要求授予他专征权,由他统领军队自行进剿。尽管康熙对一再推迟出兵也有不满,但他没有被舆论左右,考虑到海战须避风浪,事先很难猜度,他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他用人不疑,为了确保战斗胜利,同意了施琅的请求,给予他专征大权。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施琅率领两万多名官兵,分乘230多艘战船,直捣澎湖。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矢石如密集的雨点,炮火遮住了天空。经此一战郑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台湾的门户被打开了。困守孤岛的郑克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派人向清军送上降表。施琅率领的清军在鼓乐声中登上台湾岛,郑克率属下列队恭迎。至此,台湾与大陆重新统一。


1.借势

  • 康熙在位初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经济凋零,社会矛盾尖锐,明朝遗存势力反扑激烈,大明王朝统治时间久远,汉族士大夫对清廷的统治抵触。为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国家统一,稳固统治,康熙开始清除对自身统治存在威胁的势力。对内清洗鳌拜党,震慑朝廷内部的势力。对外举国之力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番势力。给明朝遗留势力沉重打击,笼络汉族士大夫,稳固国内统治,恢复经济和生产力。台湾孤悬海外已不足为虑,此刻收复台湾付出代价较小。

2.举贤荐能,启用汉族士大夫。重用姚启圣、施琅等汉族官员,从心里上冲击台湾明朝遗留势力,使国内反对清廷统治的声音消除,在此刻收复台湾民心所向。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揭阳波涛不锈钢制品厂)-图2

3.政治上平衡,军事上打击。康熙拿出最大诚意收回台湾,以郑经为首的明朝遗留势力从道义上失去民心。平定三番后,清军战斗力提升,士气高涨,此刻收复台湾,压力较小,非常适合。

我是历史爱好者涤尘索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康熙收复台湾的手段,也是未来同样需要有的统一之路就是政治+军事,二者并用从而成功收复台湾。

政治上迁界禁海

对于孤悬海外的台湾岛,大清朝堂有收与弃两种声音,康熙皇帝为确保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确保清朝财税和粮食主要产地的安全,因此决定收复台湾。

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揭阳波涛不锈钢制品厂)-图3

台湾是一个小岛,依靠岛内的物资无法自给自足,因此必须不断掠夺东南沿海地区的物资来生存。

康熙皇帝采取迁界禁海的措施,将沿海地区的百姓全部迁往内地,在海边形成一片空旷的无人区。这种坚壁清野的措施严重压缩台湾的生存空间,大大削弱台湾的实力。

军事上建设海军

康熙知道单纯依靠经济制裁是不可能让台湾主动回归的,只有武力打击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康熙集全国之力发展大清海军,将原本的内陆水军进行整个,任命擅长海战的施琅为海军提督,专门负责海军的训练与作战。

台湾受限于天然条件,无法与大陆地区抗衡是注定的,因此大清海军建成后很快便以武力收复了台湾。

总结

无论是清朝还是当下,台湾岛上总有一些无知无畏的人在叫嚣,因此经济制裁只是第一步,要让岛上的居民心服口服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必须向其显示强大的武力,武统是唯一的选择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要回答“康熙怎么收复的台湾?”主要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清朝内部稳定,台湾无外力干涉

清朝经过三藩叛乱,康熙最终平定,让清朝内部统治稳定,这个时候清朝比台湾的实力占据优势。而此时期的台湾明郑政权无外部的救援,也无像现在美国干涉我们收复台湾的阻碍,为清朝收复台湾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康熙是想用和平方式,派遣使臣进行招抚台湾,可惜台湾郑经屡次拒接抵抗到底,最后只能用武力来进行收复。

二,明郑内部政变,清朝重用施琅

台湾经过第一代郑成功打败荷兰统治开创了明郑政权,到了第二代郑经的统治,后来郑经中风而死,台湾内部发生政变,由12岁的郑克塽继承, 大权实际上由冯锡范、刘国轩掌握,此时明郑官员向心力动摇,负责和清朝谈判的傅为霖愿意当内应。施琅本来是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后来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把施琅父亲兄弟诛杀,被迫投降清朝。因为他熟悉水战,又熟悉明郑政权内部情况,李光地向康熙提议重用施琅,康熙大胆任命敌对降将为福建水师提督相当于现在我们东海舰队的总司令,他开始为收复台湾进行备战。

三,清军指挥有方,明郑指挥失误

1682年,清军准备进攻台湾,由于姚启圣和施琅对出征时间有争议,因为海战有台风、风向、天气等影响,所以选择出征时间非常重要,最后康熙听从施琅的建议,由他来担任攻打台湾前敌的总司令。1683年7月8日施琅的率领清军24000人,大鸟船70艘、赶缯船103艘、双帆居船65艘进攻台湾澎湖,台湾郑军大将刘国轩率军2万,战船200艘,防守澎湖。因为施琅正确的指挥,台军大将刘国轩不听部下建言指挥失误,让清军击败了台湾澎湖守军,占领了澎湖列岛。郑军在澎湖战败的消息传到台湾本岛,人心不安,施琅暂停进攻台湾本岛,而是用攻心术,拉拢他以前的旧部署作为内应, 防守台湾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将领也陆续进行跟进。这个时候为了延续明郑政权的生存,有将领提出进攻菲律宾,得到冯锡范同意,传出军队只想抢劫,还准备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刘国轩阻止此计划。七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在台湾登陆。后来在刘国轩主张下,郑克塽于七月十五日向施琅投降,郑氏王朝正式灭亡。

总结:康熙能够收复台湾,因为自己内部稳固、又敢于大胆启用精通水战的投敌将领,在明郑新主继位内部不稳,又无强大外力干涉,最终收复台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